上禮拜買菜時
因想買好吃的酸菜而去越南超市
沒想到在那居然看到""麻薏""
也太驚為天人了吧
在台灣要買還不見得很常看到
因為這麻薏是中部特有的菜餚
北部南部較少看到
完全沒想到居然難在越南超市看到
而且也買得到豆花
已經好久好九沒吃到豆花了
(雖然可以自已做 但真的太搞工了)
中國超市都買不到的東西
有時就是出乎意料的能在越南超市買到
PS.不過就是因為看到麻薏太出人意料又覺得不可思議
看外觀真的就像100%得麻薏樣
可心裡還是有點七上八下的
很怕買了回家煮後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麻薏
心裡還是有點毛毛的 呵呵
說到麻薏湯這道料裡真的是充滿回憶
從小我的口味就較不一樣
麻薏帶點苦味
跟苦瓜一樣都不太受小孩喜愛
但我卻都很愛
奶奶老人家也愛吃這些古早味
所以每每夏季奶奶去菜市場三不五時就會買回來
麻薏其實滿搞工的
要將一片片的葉子莖挑掉
小時候就很愛坐在三合院的屋簷下跟奶奶一起挑菜莖
現在想來真的是充滿濃濃的童年回憶
挑好的菜莖還要放到竹編的畚箕裡搓揉
回憶裡奶奶媽媽都馬搓揉得很仔細很久
說真的真得很搞工
但成品確真得很美味
一大包仔細挑完菜莖
成品一大鍋
先洗乾淨再搓揉
以前我是不知為何麼要經過這樣搓揉
這次google查了一下才了解
原來搓揉的步驟是為了要將葉子的苦味去掉
以前只懂得吃哪管為什麼
要搓揉我也找不到甚麼工具
最後就覺得反正只要把他搞到爛爛的就好 呵呵
就裝袋大盆裡努力又撕又揉
想怎麼蹂躪就怎麼蹂躪
不過我可沒有奶奶媽媽這樣有耐心
反正我也不怕苦
感覺差不多就收手
在搓揉得過程中水就變得很黏稠
這道就像記憶裡那種搓麻薏葉會出現現象
這時對他是麻薏的感覺又更增加了
雖然可能時代太久遠
根本就不記得麻薏葉的味道
葉子聞起來我就是覺得怪怪的
心裡還是有點質疑它到底是部是麻薏葉
記得我家煮麻薏湯都會放地瓜
我也放了很多地瓜下去煮
煮好後喝一下
才真正100%確定這真的是麻薏湯沒錯
就是這古早味的味道
不過口味覺得好像就是差了那麼一點
後來再Google了一下
才發現我忘了放吻仔魚或是小魚乾了
奶奶都會放小魚乾
但我卻整個忘了這重要的東西
難怪味道就是差了這樣一點
可沒辦法這懷念的味道真的幾百年沒吃了
自從出外工作後就難吃到
之後奶奶也有了年紀沒心力去做這些
在我來美國的期間奶奶也過世了
好像之後這記憶裡的味道也跟著消失很久很久
這道麻薏湯真得吃在嘴裡有滿滿的回憶
與對奶奶無限的懷念
這道麻薏湯最好吃的狀態是冰冰涼涼的
冰箱冰過後正是夏天最消暑的美味
可惜買完菜回來冰箱都塞滿了冰不進去
一大鍋我就需要很努力趕緊吃完
要不然怕會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