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一下冬季健行時看到的菌類
冬季能看到的菌種不多
但有看到還是很興奮地記錄下來
上圖是Fomitopsis betulina or Piptoporus betulinus (birth polypore,Birch Bracket) 樺樹多孔菌
樺樹多孔菌是歷史記載可食用(泡茶)與藥用的菌,
通常只生長在樺樹上(一很好辨識的特徵)
幼年初期是灰棕色球形,
隨成熟度而頂部變平並變成棕色,
底部變成白色((變棕或黑色則不可)再取用).
孢子拓印為白色
Pear-shaped puffball(Lycoperdon pyriforme) 梨形馬勃菇
已老化到孢子都噴散出而留下的孔洞
Panellus stipticus (Bitter oyster) 鱗皮扇菇
鱗皮扇菇是不可食用菌
但據報導具有止血療效,
生長於腐爛在硬木枯木上
好發於春至秋或暖冬.
這迷你小尺寸的菌約只有1~3公分左右.
帽:凸出有內捲邊;
輪廓呈半圓形至腎形;細膩的天鵝絨般到羊毛狀;
隨著年齡的增長,經常變得皺紋和有些裂紋,
顏色:淡黃棕色或橙棕色,有時褪色至灰白色
鱗皮扇菇鰓:在莖處突然終止;
擠;短鰓頻繁;
經常分叉;有交叉靜脈;
淡金色的棕褐色,在夜晚時會發光.
毛茸茸的,帶有白色絨毛.
肉:白色或淡褐色.
孢子紋:白色
Stereum complicatum(Crowed Parchment) 靭革菌
靭革菌生長於腐爛的硬木死木,尤其是橡樹;
密集群居,
通常從樹皮的縫隙中生長.
艷麗的橘色是一大辨識特徵
靭革菌子實體:單個可達約 2 厘米寬,但通常融合在一起;
扇形、不規則的;
濃密的天鵝絨般的、多毛的或有貼伏的毛髮.
孢子紋:白色
Hairy Oyster Mushroom(Panus Lecomtei),稱為革耳菌或樺樹菌
可食用,但肉質堅韌、薄、多毛. 帽蓋上有粗、硬、密的毛,具短柔毛的菌柄和豐富的節瘤。
當它第一次出現時,蓋子是凸的,邊緣緊緊地捲在下面。
長於最近死去的硬木原木和樹樁上,單獨、成群生長